河西风景无限好,到此乾坤无障碍。河西新城作为南京的新地标、新中心,既是世界文学之都的客厅,又充满了浓郁的现代化气息。在南京市建邺区委、区政府以及区残联的大力倡导支持下,在广大残疾人不断地体验、走访、呼吁下,河西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日臻完善,残疾人生活出行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便捷程度有了极大地改善。
随着人们翘首以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即将实施(2023-09-01起实施)以及《江苏省无障碍环境建设实施办法》的深入贯彻,“体验无障碍 宣传无障碍”已成为建邺肢残人乐此不彼的主题追求。为此,建邺肢残人协会连续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无障碍环境体验交流活动,旨在推动无障碍环境发展建设,促进社会友善包容。
2023年8月19日一早,来自全区五十多名肢残人代表、党员骨干、助残志愿者以及残疾人家属代表聚集在建邺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会议室,听取由中国肢残人协会无障碍督导员张庆华所作的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题培训报告。报告就即将于九月一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立法宗旨、主要内容、保障措施、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做了详细地介绍和解读。同时还就无障碍环境建设体验督导过程中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技巧进行了重点培训和传授。学习中大家纷纷表示:《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实施,扩展了受益人群;完善了相关体制机制;对设施建设和改造提出更高要求;丰富了信息交流内容;扩展了社会服务范围;强化了法律责任。该法与《江苏省无障碍环境建设实施办法》的实施将使无障碍环境的建设、维护、使用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引导全社会对于无障碍环境更多的关注,促进社会更加平等和包容,残疾人权益会得到更加充分地保障。真正地让残疾人群体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成果。
培训结束之后,协会专门组织一批重度肢体残疾人乘坐两辆无障碍公交车,环奥体、看河西CBD中心,过长江隧道、观南京眼、赏五桥落日余晖,饱览大美建邺风光,感悟新时代建邺前进步伐。
从奥体中心到青奥双塔,从绿博园到南京眼,从金融城到大剧院、图书馆,从长江隧道乃至耀眼明珠江心洲以及青奥森林公园,气势恢宏的建筑群,金融、商贸、科技信息在这里融合,相映生辉,汇集着民生文化、建邺精神。乘坐无障碍公交车体验的姜大哥异常兴奋地说:“无障碍公交车太方便了!”像奥体中心,江苏大剧院等这些地方我们残疾人现在都可以很方便地前往,看看比赛和演出,晚上三五好友散散步,挑一个阳光灿烂的黄昏去江边看看日落…… 随着无障碍环境越来越好,我们能去的地方越来越多了,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了。希望这样的无障碍公交越来越普及,我们的出行会越来越便利。”有十多年未出过门的半身不遂残疾人殷宪代,在今天的活动现场显得格外激动,满含热泪地说:“第一次出门感觉空气格外的新鲜,阳光格外的灿烂,心情格外的舒畅。看到了日新月异的城市风貌,感受到了残疾人人格的尊严,坚定了顽强生活的信心,体验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我要衷心感谢党和政府的热情关心和帮助。”
与此同时,另一部分残疾人对建邺辖区内商场超市、公园景点、场馆建筑以及地铁公交等涉及残疾人日常生活的各类场所和设施无障碍情况进行实地体验,到处都活跃着无障碍体验者的身影。
“这个坡道如果能再平缓点就好了”
“这个无障碍厕位门能不能再宽点?”
“这个电梯里如果能加装个扶手会更方便”
“你好,这段盲道能不能优化一下”。
体验者们“卷尺在手中,标准在心中,问题看眼中,宣传在口中”,细心观察体验,测量、拍照、记录,肯定成绩,查找问题,建言献策。
从体验结果来看,大部分场所的无障碍设施都足够便捷,工作人员的服务引导专业热情。体验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需要改进和优化:诸如坡道设置不合理,斜坡角度过大,平台休息及轮椅转弯区域空间不足;坡道出现损坏未及时修复;非机动车、隔离桩、围栏设施占用盲道等等。总之,建邺区在完善老区改造、推进新城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为残疾人出行和改善生活、参与社会活动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本次活动使大家领略了“大美河西尽显爱”的浓郁氛围,感受到了锦绣建邺的无障碍环境不断进步,反馈了自己的宝贵建议,助力建邺区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日臻完善。
来源:南京市建邺区肢残人协会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肢残人协会
地址:中国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186号 邮编:100034 E-mail:zgzxtg@163.com
电话/传真:010-66580074 网站联系电话:0898-65656769
投稿信箱:zgzxtg@163.com 主席信箱:zgzxtg@163.com
技术支持:海南微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401288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