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GO!”在志愿者的帮助下,50余位残障人士用力滑动着轮椅的后轮,通过了一个较陡的斜坡……10日9时,为迎接第二十三个全国助残日(5月19日),本报联合江西省肢残人协会、江西乐秋康复中心开展了“跨越障碍、共享阳光”活动,在19位志愿者的协助下,50余名高度截瘫的残障人士坐着轮椅,体验了南昌几个主要的地标性景区和多条主干道上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情况。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出行和体验,给所有残障人士展示一条最有效、最合理、最便捷的洪城游览路径,鼓励他们多多走进社会。”省肢协无障碍促进委员会副主任、轮椅吉尼斯世界纪录创造者谢俊武告诉记者。
地标性景区“走”得顺畅
“大家排好队,咱们从侧门的无障碍通道进景区。”10日9时左右,在活动负责人王乐秋的指挥下,50余名残障人士用双手滑动轮椅后轮,按顺序“走”进滕王阁景区。王乐秋告诉记者,由于景区正门有较高的台阶,轮椅无法通过,为了方便残障人士游览,滕王阁在北面开设无障碍通道,供轮椅出入。记者注意到,脚下的道路整齐地铺着石砖,路面也十分宽敞,的确方便残障人士通行。
肢残人朋友和志愿者的合影
为了登临滕王阁,一行人坐上了电梯。“往常也有不少游客乘电梯到上面去游览。”景区工作人员介绍。记者了解到,景区内还配备了无障碍公厕。对此,谢俊武深有感触,这是现在无障碍建设亟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很多地方特别是大型超市都几乎没有无障碍厕所(即应该有较低的台阶或两侧有较宽的轮椅斜坡,门宽也应适合轮椅出入)。
八一起义纪念馆前的无障碍斜坡
接下来,这支身着玫红色队服的轮椅大军还陆续体验了八一起义纪念馆、八一广场等几个南昌地标性景点,虽然有些地方还尚有改进的余地,但“很多地方已经做的不错了。”谢俊武表示,他认为这也代表着南昌文明程度的一个提升。
地下通道的斜坡较陡峭
在体验了几个地标性景区的无障碍设施外,一行人又来到了几条主干道。在志愿者的协助下,残障人士双手滑动轮椅,在好几条道路上“步行”。在这段独特的旅途中,有的路面较平坦、障碍物较少,而有的地方则不尽如人意。
“我实在是推不动了!”万大姐挥了挥酸软无力的双手,无奈地对着一旁的同伴说。原来,脚下的道路是较陈旧的沥青路面,坑坑洼洼,后轮一不小心就容易陷下去,残障人士仅靠自己滑行很费体力。此外,这里的路面也较窄,各种设施不完善,十分不便于轮椅通行。最后,在一名志愿者的帮助下,万大姐才跟上了大部队。
在经过阳明东路几个地下通道时,活动队伍也被迫停下来。记者发现,这些地下通道的无障碍斜坡比较陡峭,很多残障人士只能望而却步,他们纷纷表示这里坡度较大,自己无法顺利滑下去。根据有关规定,无障碍斜坡的坡度应该定在8度左右,而南昌大多数地下通道斜坡坡度却平均高达15~20度。“我们平常出行也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一般只能找路过的好心人帮忙搭把手,但现在我们只能走上面的机动车道了,尽管这样做有一定的危险性。”谢俊武无奈地说。
鼓励更多残障人士出门
活动中,记者发现,很多残障人士并没有因为身体存在缺陷而自怨自艾,他们都十分乐观。
他们拉着红色条幅,轮椅上也插有各种旗帜,微风吹过,“轮椅上的阳光,别样的风采”等充满正能量的标语迎风飘扬。此外,大家还表演起手语操“怒放的生命”。他们表示,尽管跌倒在路上,尽管“折断过翅膀”,但他们也想要怒放的生命,在人生的天空中尽情飞翔。还有残障人士用轮椅跳起了街舞。他们的坚强乐观,感染了不少过往的行人。
轮椅世界吉尼斯纪录创造者谢俊武
表演手语操“怒放的生命”
记者了解到,在场的残障人士大多都是因车祸、疾病造成的高度截瘫,很多人下半身完全没有知觉。“我们可以出门,也可以玩得这么开心。”谢俊武表示,他们希望通过这次体验活动,鼓励更多残障人士走出家门,走出封闭的自我,融入社会。此外,针对这次一些无障碍设施方面的不足,他们会尽快形成书面材料上报有关部门,希望以后能得到改善。
打破出行障碍,享有完善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是残障人士的基本权利,然而他们更希望跨越人与人之间心灵上的障碍,得到关怀和帮助。
在胜利路步行街天桥附近,人来人往,正常行人都选择从天桥上过马路,而残障人士队伍由于无法行走,轮椅又十分沉重,没办法上天桥。更让大家为难的是,桥下的道路被铁栅栏挡住了,想要从旁边绕路,却有用来阻挡机动车的球形石墩,唯一的选择只能是原路返回。谢俊武等人在向几名路人求助无望后,有几名好心人帮忙把石墩挪开,队伍才得以继续前行。
谢俊武说,“很多残障人士不敢出门,其中原因固然有自身的自卑和设施的不完善,但不可否认正常人的不体谅、不包容也起了较大的影响。”他希望在他们无助时,有人能伸出援手,用爱替代歧视和漠然。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肢残人协会
地址:中国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186号 邮编:100034 E-mail:zgzxtg@163.com
电话/传真:010-66580074 网站联系电话:0898-65656769
投稿信箱:zgzxtg@163.com 主席信箱:zgzxtg@163.com
技术支持:海南微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401288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