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天行驶4600公里 今日带着C5驾驶证返回普洱
王勇、李桂昌、钟元金和杨顺福4人(左起)拿着驾照,“感觉像做梦一样。”
双腿残疾的李桂昌每次都自己挪上教练车。
进京途中,4人在一桥头休息。
18天,6省2市,4600公里,4位残疾人驾驶着残摩从云南省普洱市来到北京,只为圆一个开车的梦。昨天,4人中的最后一位也拿到了驾照。今天早上,他们又将开着残摩踏上返乡的路。临行前,四人同记者约定:“明年带着家人自驾游北京。”
4残疾人拿到驾驶证
“C5,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昨天下午,在大兴西红门的路边,王勇拿着自己的驾照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给记者听。他和同伴在这里一起等待钟元金拿着驾照回来,几分钟前,他们从电话里得知钟元金顺利通过了路考。
没过多久,钟元金开着残摩驶来,离着老远,他就举着驾照向同伴显摆。
应他们的要求,记者用相机为他们记录下了这“像做梦似的”一幕。
新规出台想开上汽车
王勇、钟元金、杨顺福和李桂昌都是云南省普洱市人,年龄最大的钟元金65岁,年龄最小的王勇今年45岁。4人因幼年患小儿麻痹导致腿部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李桂昌的情况最严重,双腿均已萎缩,日常行走只能靠双手移动身体。
去年新实施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扩大了残疾人驾驶机动车的范围,让4个人有了一个更大的“野心”:学车,考驾照,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今年4月,王勇向云南唯一一家有残疾人驾驶培训资质的驾校进行了咨询,得知由于报名学车的残疾人多而教练车少,学车日期已经预约到了明年。不甘心等待的王勇得知北京一家驾校可以“随来随学”,经过商量,4个人踏上了来京学车的道路。
18天艰辛进京学车路
由于身体原因不方便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他们最终决定骑着残摩上北京。7月9日把装行李的包袱装上残摩,4个人就这么出发了。
最年轻的王勇负责整个行程的规划,“我们这身体不比正常人,骑3个小时就得休息半个小时。”由于不能上高速,4个人经常要绕远走国道。在王勇的记忆里,在这18天的进京路上,他们有4个晚上不得不在路边露宿。
“没什么好怕的,走了这一路,我们觉得还是好人多。”这时王勇最大的感慨是,看到他们的身体状况,一路上修车不要钱、买东西不要钱是常事,但都被他们婉拒了。“我们4个人加一起也有3条腿、8双手,能相互照应,不用麻烦别人。”
没特权考4次才过关
所谓的残疾人训练车,就是在普通的自动挡车辆上加装一套辅助装置。除了这套装置,无论是交规还是桩考、路考,其科目设置和达标要求,残疾学员同正常学员并没有什么两样。
刚开始学习交规时,钟元金就遇到了一道坎。由于年龄偏大,几百条交规记着记着就乱了,于是,1次、2次、3次……直到第4次,钟元金才擦着及格线的边涉险过关。“老金可以说是我们几个里面理论知识最扎实的。”其他3人笑着说。
按照规定,4个人的残摩只能停在校门外,从校门到训练车这百余米的距离,只能靠自己“挪”。双腿残疾的李桂昌,身高只到车座位,每次上车都要先用手抓住座套,然后用上身的力量把整个身体“蹭”上座位。坐上驾驶席,这个正常人只需1秒钟完成的动作,李桂昌则需要1分多钟,还要弄得满头大汗。尽管如此,他也谢绝了所有帮助:“我行我行,不用管我。”
带着驾驶证衣锦还乡
国庆节清晨,4人来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由于人太多,残疾人摩托车无法靠近,4个人挪了40分钟来到广场一侧,并在执勤民警的帮助下来到了警戒线里的护栏边。整个升旗过程,杨顺福拿着手机录像的手一直在颤抖。“10年前,我不敢想自己能骑上摩托车来北京。5年前,我不敢想自己能学车考驾照。现在我跟俩儿子一样都有驾照了,回家就买车。”虽然是4个人里第一个考取驾照的,但杨顺福现在还在“恍惚”,“跟做梦似的,这么些日子动不动就得把驾照拿出来看看,看见才知道不是梦。”
昨天下午,王勇告诉记者,他们4人第二天一早就要踏上了回乡的路了。“我们这也算是衣锦还乡了,都说好了,回家就买车,买一样的,明年带上家人组个车队来北京看升旗。”王勇信心满满地说。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肢残人协会
地址:中国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186号 邮编:100034 E-mail:zgzxtg@163.com
电话/传真:010-66580074 网站联系电话:0898-65656769
投稿信箱:zgzxtg@163.com 主席信箱:zgzxtg@163.com
技术支持:海南微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401288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