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图为培训班现场
8月10日至12日,中国肢残人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第四期培训班在大连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举行。8月11日,恰逢第六次“全国肢残人日”,中国肢协主席徐凤建、中国肢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王建军、中国肢协副主席侯晶晶、中国残联组专门协会评监委副总干事孙一平、住建部无障碍专家委员会专家吕小泉、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李扬、大连市残联副理事长杨淑敏等领导与来自全国各地的41名肢残青年骨干参加开班式。
王建军担任开班式主持,杨淑敏致辞;侯晶晶宣读来自全国各地的31名新增委员名单;中国肢协青工委副主任王荔宣读荣誉委员名单和荣誉委员代表事迹;中国肢协青工委副主任徐世元宣读“携手残青、共奔小康”的征文获奖名单;最后,徐凤建发表《让优秀成为习惯,让健身也成为习惯》讲话,他说,今年肢残人日的主题是“养成健身习惯、享受健康生活”。第四期青年骨干培训班的主题是:“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两者的有机结合,才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两者的完美促进,将对我们青年骨干的培养和成长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青工委队伍是“一个让优秀者更加优秀的团队”,这里我再补充一下,就是“在这里让优秀成为习惯,也要让健身成为习惯”二者都不可或缺。
这次培训,围绕“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主题,徐凤建传达了中国残联理事长鲁勇在南京的“专门协会的专业之路”讲话精神,对新形势下残疾人专门协会工作做了最新解读;大连市人大副秘书长李扬作了“残青精神的历史传承、创新凝练与时代召唤”讨论的讲座,深情回顾了中国残疾青年创业的历史;彼得·德鲁克社会组织学习中心的资深讲师讲授了“助残社会组织能力培训:公益项目创新策划与评估”,对社会组织的项目开发、项目实施、项目创新管理等,并通过工作坊进行实际操练;这次培训,还组织委员到英特尔中国大连分公司进行访学,感受国际大企业的风范与社会责任等。内容丰富、方法灵活、紧跟时代,贴近实际的培训,激发了委员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委员们表示,通过培训提高了认识、开拓了眼界、明确了目标、促进了交流,为立足基层、做好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8月12日下午,培训班举行了结业式,结业式由侯晶晶主持。四个小组的委员代表分享了学习体会和感受;王建军做培训班总结,并为委员颁发了结业证书。晚上,新老委员与大连市残疾青年协会会员一起联欢,展示才艺,在“友谊地久天长”的歌声中,中国肢协青工委第四期青年骨干培训班落下了帷幕。
这次培训还有一大亮点,就是在预备会上,以“出行无障碍项目”为切入点,委员们见证了社会助残“出行无障碍示范项目”的签约仪式。社会组织助残、出行无障碍、企业社会责任,都为深入探讨社会助残的新创意、新模式、新途径增加了认识。“出行无障碍”是肢残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中国肢残人协会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也是肢残青年骨干切身需求和致力要做的工作。“出行无障碍示范项目”为培训班增添了新鲜内容,为委员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预备会上,辽宁省肢残人协会主席赵学良给委员们做了“台湾无障碍纪行“的体验分享,从亲身感受中给委员上了出行无障碍生动的一课。
总之,通过学习、交流和访学,肢残青年骨干进一步明确了社会组织创新发展的意义,明确了“出行无障碍”促进与推广的重要,明确了肢残青年骨干在联系、沟通、服务广大残疾人中的使命与责任。他们像火种、是播种机,将带着学习成果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带领各地残疾青年为实现共奔小康的最美好的中国梦,奉献青春才智,创造最有价值的人生。
来源:中国肢残人协会特邀通讯员 骆燕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肢残人协会
地址:中国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186号 邮编:100034 E-mail:zgzxtg@163.com
电话/传真:010-66580074 网站联系电话:0898-65656769
投稿信箱:zgzxtg@163.com 主席信箱:zgzxtg@163.com
技术支持:海南微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401288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