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肢残人协会网站!

中肢简报12-08-03 对嘉祥产业园B1#、B2#综合楼无障碍审核建议

发布时间:2015/3/20 9:59:05    浏览次数:3700

中肢简报12-08-03

嘉祥产业园B1#、B2#综合楼设计方案无障碍方面有待完善之处。由于是残疾人使用的建筑,建议补充无障碍设计与说明,包括设计原则依据及详细设计等,便于审核与施工。

我感到这项工作具有特殊意义:这将是国家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与无障碍设计规范(国标GB50763-2012)颁布实施后工业建筑无障碍建设的首个案例,将对全国此类建筑的设计实践具有重要的示范与指导意义。多层工业建筑无障碍标准与无障碍设计在我国乃至全世界都还是空白。但这类建筑也适用我国现行的无障碍设计标准。如果结合使用功能在设计与建设上有所突破,将成为今后制订我国自己相关标准规定的依据和重要案例。相信在努力完成相关无障碍设计与建设要求后,嘉祥产业园B1#、B2#综合楼将成为山东省乃至全国的一流无障碍工业建筑。

对此,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供参考:


一、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设计、建设、管理要坚持无障碍标准的强制性内容。既要有超前性也要有因地制宜、满足各类基本无障碍需求的可操作性。

建议设计方案在以下方面继续完善:

1、根据需求指导设计,视力、听力、肢体等各类无障碍需求与无障碍设计要对应。对重度无障碍需求的对应设计要加强,也要综合考虑视力听力的无障碍需求。

2、指导思想要从提供无障碍设施的献爱心向联合国倡导的当今国际通用设计理念与国内外同类建筑的成功实践,即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全面无缝衔接无障碍服务转变。这是现代社会的责任,也是我国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要求。要注重每一个设计细节与建筑大样设计,注重无障碍整体系统性。

3、安全是此类建筑的无障碍设计关键点,建议认真考虑行动障碍人员的待避与安全疏散(结合消防地震等其它紧急情况)问题,结合国家设置应急待避场所的要求,对园区与建筑的无障碍再细化。


注意以下国际先进的无障碍和通用设计理念与原则:

让所有使用者都可以公平使用的原则。

不受任何感官缺陷都能传递信息到使用者的原则。

使误操作造成的危险减到最小的原则。

使用者尽可能减少体力有效使用的原则。

使用者不受身型、姿势或行动障碍影响,有足够空间尺寸的原则。

兼顾适用、环保、美观、经济和安全的原则。


建议增加以下我国无障碍设计依据:

国标GB50763-2012 无障碍设计规范;

建标[2010]135号 地方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标准;

中残联[2006]43 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标准;

其它如国家住建部颁布印行的无障碍设计图集等。

   以上关于无障碍与残疾人的国家、行业与地方建筑设计标准规范中明确规定了相关技术要求,甚至标明了对细节的要求与做法,应作为重要设计依据,本项目某些方面对比国标可以适当提高,达到或接近国际标准。如果因为工期与建设有困难的,应预留接口,以备及时完善。


二、单体建筑无障碍

1、B1#、B2#综合楼单体建筑进深教大,可以对比周边建筑的进深做适当调整(结合残疾人的使用与疏散需求,宽度以二十几米为宜)。减小进深宽度既有利于车间与室内自然采光通风及人员安全疏散,也有利于在两楼间结合增加布置共同使用的疏散坡道、待避平台等配套设施。建议B1#、B2#综合楼二层设置疏散坡道(将行动困难的残疾人尽量安排在一层与二层以提高安全性)。无疏散坡道与临时待避平台的楼层,建议设置应急滑降设备,满足消防疏散要求。

2、建议在原设计方案基础上增加满足残疾人特殊使用功能需求的空间与无障碍设施,如休息区等配套设施。综合考虑员工就餐、医务、阅览、培训、会议等使用功能。综合考虑厂区道路、残疾人停车等无障碍需求。

3、楼梯宽度大于1.4米的,应设双面扶手。踏步起始处设置警示及应急疏散标识。结合货用电梯设置无障碍客货两用梯并符合相关无障碍要求。电梯开关门时间延长(含各类自动门)并设延时键。无障碍电梯与消防电梯结合。三层以上疏散楼梯可各设一个轮椅滑降设备。

4、单扇门宽建议大于0.9米。门扇应设横执把手,方便开关并符合其它无障碍要求。窗台高度与窗扇应按无障碍设计,方便使用者开关窗户。各类把手与水龙头采用横执式或自动感应式,不采用旋钮式。

5、重要位置各类标识(含盲文标识)清晰,必要处(行进方向与地面高差发生变化)建议增加标识及语音、照度等提示。出入口及房间内设置带有盲文的疏散指示图。建议采用先进节能的自发光等声光警示与应急疏散标识系统。

6、通道与出入口应无障碍,室内地面应平整防滑。各功能区考虑色彩与色差的安全需求。内墙与柱的阳角全部采用圆角,避免锐角。首层与二层重要位置内墙与柱2米以下建议软包。室内设施设备考虑无障碍要求。

7、电器的控制按钮(如照明、空调等开关)按无障碍设计,设置高度建议采用国际通用设计标准(中心线距地面1米到1.1米)。房间宜设置应急呼叫应答系统。

8、首层与二层在适当位置设置一个无性别无障碍卫生间,设置淋浴器满足残疾人的特殊需求。男女卫生间与盥洗间应按无障碍设计,符合GB50763-2012要求。


三、无障碍细节

1、建议卫生间盥洗间室内外无高差,特别是门口齐平,不设1-2公分地面防水高差,室内地面向地漏平滑找坡过渡(目前许多建筑大样图门口处都有1到2公分的高差,往往造成行动不便者伤害,而建筑与施工技术完全可以做到防水找坡要求)。无性别无障碍卫生间门内设横执关门拉手。

2、男卫生间建议采用落地式小便器,在方便使用的位置设抓杆扶手。男女卫生间坐便器之间应设置挡板或软帘,满足私密性要求。厕位内外地面应平整防滑。男女卫生间盥洗间内各有一至二个洗手盆及坐便器设置安全抓杆。

3、抓杆扶手选用防菌尼龙钢芯材料,选工厂正规产品,选用圆形截面,直径方便握裹,锚固螺栓抗剪切符合要求。卫生间内尽可能采用固定式扶手,不采用上翻式活动扶手。禁止采用侧开式活动扶手。

4、墙、柱角2米以下采用圆滑阳角,一二层危险部位建议采用软包。墙面不宜采用强反光材料。门窗全部采用横执把手,禁用圆形把手。窗户把手高度不宜超过1米,方便使用人员自主通风排烟。玻璃门及玻璃隔断增加扶手或警示黄条。室内地面应防滑。

5、各类无障碍设施设备应设计安装坚固耐用。应急呼叫按钮宜同时设置1米与0.4米(高低)两个高度。

6、建筑光学与照度应满足无障碍要求,局部照度应可以调节。房间与走廊照度应满足低视力者需求,建筑出入口宜设雨蓬,建筑入口门厅过道等考虑过渡照明。选用无眩光灯具。各种电器控制开关的照度与应急疏散照明等应符合无障碍要求。


四、标识与信息无障碍

1、建议设置交互式智能呼叫应答及报警系统与中央控制室(可结合值班室设置)。通过中央控制室能既实现中央远程控制,又能和每层建筑或每个关键位置进行双向通讯。方便对大面积厂房与建筑关键部位进行安全、消防与其它的应急监控。

2、主要出入口及各主要建筑门口建议设置多语言智能触摸导航系统,为有需要者提供快捷方便的引导服务。同时可兼做信息发布及查询平台。要有建筑出入口、人行通道方向与高差发生变化等位置的语音、色彩、触觉、灯光等提示。

3、建议设置信息无障碍系统或预留接口,以备信息无障碍技术的迅速发展。可考虑设置方便听障视障人士的LED语音显示屏或预留设备接口。可考虑设置智能电子盲道系统。智能盲道系统是集合计算机、无线电射频(RFID)、通讯、语音合成技术的建筑与道路信息引导自动化系统。集成残疾人定位报警系统或预留设备接口。


五、两个专项无障碍设计

结合本项目特点,建议加强以下两个专项无障碍设计:无障碍标识设计与无障碍应急设施设计。

1、无障碍标识设计:结合信息与定位系统设计,使无障碍标识成为完善环境无障碍的重要指标。例如出入口与接近路设计要强调导向信息,便于定位。综合夜间与过渡照明和景观设计要强调定位信息。入口标识地图、说明信息牌(文字、语音、色彩、盲文、查询触摸屏等)要详细设计。有明确醒目的名称与导向定位标识,既保持整体协调统一,又有颜色区分,便于定位。做好标识设计,是尊重残疾人、方便自助服务、体现人性化的重要环节。

2、无障碍应急设施设计:由于嘉祥产业园B1#、B2#综合楼是残疾人高度聚集的场所,必须既要考虑在各种突发紧急情况下可以最大程度上保护残疾人的生命安全与避免受到二次伤害,又要考虑各类残疾人的特殊需要,提供全面周到的特殊应急服务。所以单体建筑必须考虑无障碍应急设施的设计。要专门附有建筑待避场所、应急疏散路线以及提供残疾人特殊服务设施的详细设计说明便于审核。


建议:

1、从规划设计、建设施工,检查验收、维护管理等各个阶段把好关。避免设计与施工返工,或因为没有预留位置而造成缺憾。初步设计的后续工作应继续加强跟踪与配合。从审批复核、施工监督、整改完善、验收交付等各个阶段有专人自始至终负责无障碍问题。做好方案修改与详细设计,避免建成后的改造与留下缺憾。

2、设计方要对各阶段有明确要求,正式报送的无障碍设计方案图应包括:设计说明,设计图纸、设计概算、无障碍设计详图四部分,各部分深度、目录编排顺序、构成要素等要统一。采用的设计依据统一,包括相关的无障碍要求与标准等。建议统一无障碍名词术语。统一设计各种标识如无障碍行进标识、定位标识(含水平与垂直)等,以及设置位置,大小,颜色,文字字体,比例,色差等。

3、对一些无障碍设施设备的高风险性认识要加强,要预有准备。如抓杆扶手,不是简单的零配件,不能轻视。要认真确定施工方、监理方与材料设备供应商。制定障碍设施设备的售后保修保险规定,把风险转移出去(如不锈钢管壁厚,镀铬层厚度,锚固螺栓个数,固定方式,抗剪切力等要有明确要求)。


由于匆匆看图,不妥之处在所难免,以上建议与意见供参考。愿继续随时为残疾人无障碍建设提供帮助。



               吕小泉

国家住建部无障碍专家委员会专家

中国肢残人协会无障碍委员会顾问

2012年12月17日


协会章程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肢残人协会

地址:中国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186号 邮编:100034 E-mail:zgzxtg@163.com

电话/传真:010-66580074 网站联系电话:0898-65656769

投稿信箱:zgzxtg@163.com 主席信箱:zgzxtg@163.com

技术支持:海南微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401288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