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肢残人协会网站!

真心帮助 真诚服务 真情交流 扎实推进“阳光中途之家”特色康复工作

发布时间:2014/4/8 14:52:31    浏览次数:9648

全国中途之家建设交流材料--重庆九龙坡:

          自2012年10月启动脊髓损伤者“中途之家”试点工作以来,在中国残联、中国肢残人协会和重庆市残联的关心重视下,我们注重学习借鉴上海、浙江等先进省市的工作经验,结合九龙坡区残疾人工作的实际,以脊髓损伤伤友为本,依托重庆市渝西医院(铁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九龙坡区中医院,在健全工作机制、创新服务模式、狠抓措施落实深化服务内涵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扎实推进“中途之家”特色康复工作,使广大脊髓损伤伤得到切实有效的康复服务。在我们重庆,“中途之家”被伤友们亲切地更名为“阳光中途之家”。他们希望更多的伤友们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生活变得更加阳光,“跨越障碍,共享蓝天,走出阴霾,创造精彩”。

一、领导重视,责任明确。2012年10月,成立了重庆市九龙坡区脊髓损伤者“中途之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重庆市九龙坡区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余才达担任,副组长由重庆市九龙坡区肢协主席孙家双、重庆渝西医院院长周新建、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副院长彭支莲担任,重庆市残疾联合会副理事长任能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整形科副主任刘宏亮、重庆市肢残人协会主席傅强担任顾问,同时调研制定出台了《重庆市九龙坡区脊髓损伤者“中途之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确定由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和重庆市九龙坡区铁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体承担康复指导员培训、伤友康复训练指导、伤友协会筹建等工作,为脊髓损伤患者提供系统的康复服务。同时,我们还“阳光中途之家”工作作为全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重点,纳入各镇街残联的工作目标考核。全区上下形成了工作有职责,落实有措施,考核有依据的责任制。

二、真抓实干,务求实效。“阳光中途之家”是一项创新工作,没有现成的模式可遵循。在工作中,我们既坚持现有服务标准,又注意结合区情实际,扩大“阳光中途之家”的服务面,探索创建工作思路,推进全区试点工作由点及面地向纵深发展。我们紧紧围绕“抓好基础、增进服务、提高生活质量”这一主线,积极探索脊髓损伤者的康复之路,实现平等参与、走向社会、共享阳光这一宗旨。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由专业医疗康复人员指导、定期开展康复教育和训练,动员伤友参与集体活动,伤友参与、社区康复指导员具体实施,对有需求的脊髓损伤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功能重建,提高生活质量,参与社会生活。为准确的了解我区伤友的基本情况,我们对全区各镇街残疾人专职委员进行了“脊髓损伤知识”专题培训,安排部署开展脊髓损伤伤友摸底调查工作,并对排查出来的77名脊髓损伤伤友的病情和精神状况做了初步分析。区残联组织康复医生根据初筛情况,对这些伤友进行上门检查、评估和动员工作,并从中选出3名有较强生活自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有一定康复经验、性格开朗热情的脊髓损伤伤友,作为指导的师资队伍。

三、广泛宣传,社会参与。“阳光中途之家”建立时间虽不长,但在残联组织、康复医生、护理人员、亲人家属的真心帮助、真诚服务、真情交流下,我们的“阳光中途之家”变成一个充满活力、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大家庭。我区脊髓损伤康复工作主要围绕“相逢是缘”、 “我运动,我快乐”、“你行我行康复之路大家同行”、“谈褥疮”、“共庆国际残疾人日-体验无障碍环境”、“心理危机干预及预防座谈会”这六个主题分别开展了脊髓损伤伤友康复系列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促进病友交流与学习。九龙坡区残联投入50多万元,为“阳光中途之家”配备了各种康复训练器材,多次邀请市、区康复专家进行关节活动和肌肉萎缩、排便管理等康复知识和护理技巧的讲座,并由康复指导员对如何正确转移、翻身等进行现场演示,理论讲座与现场示范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伤友的自我康复能力。为了便于伤友的交流学习,我们每一次学习交流活动的开展,都举办了趣味运动形式的竞赛、展示,邀请了创吉尼斯纪录的谢俊武伤友到“阳光中途之家”进行轮椅技术现场指导。

(二)让更多脊髓损伤伤友融入社会,搭建交流沟通平台。“阳光中途之家”里,伤友之间可以无障碍的相互交流学习,我们为伤友建立了通讯录,他们经常通过电话、QQ聊天室、微信等进行交流,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每次活动,康复医生现场指导,及时解答各种问题。 “阳光中途之家”活动,秉承了“老病友带新病友出门”的理念,让更多的脊髓损伤伤友走出家门融入社会。

()细化服务内容。即开展脊髓损伤伤友康复筛查、诊断,建立脊髓损伤伤友康复服务档案,落实伤友康复治疗训练,做好康复咨询,提供有效的转介服务。

(四)让友明白“阳光中途之家”真正的意义。通过宣传和举办的一系列活动,让很多友觉得“阳光中途之家”就像他们的家一样,因为在这里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感受到阳光的温暖。

(五)我们的有些友发挥了“助人自助”的作用。他们在“阳光中途之家”取得了进步,就到其他长年待在家中、精神沮丧的伤友家中给他们加油、打气、鼓励,手把手指导康复锻炼,引导他们参加小组活动。

(六)“阳光中途之家”调动了所有人的积极性。原来参加小组活动无人问津,现在活动的主角开始慢慢转移,友形成小组进行活动招募、策划组织工作,我们协助,活动的信任度与满意度不断增加。

(七)宣传到位。“阳光中途之家”本仅限于服务于九龙坡区的脊髓损伤伤友,经过媒体对我们活动的报道、伤友及其家属的带动,现在参加小组活动的友已经发展到周边10个区县。从最初筛查出来的九龙坡区脊髓损伤病友6人,发展到目前的36人,活动参与133人次。尽管我们做了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阳光中途之家”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是我区开展脊髓损伤患者“阳光中途之家”工作还刚刚起步,基础薄弱,面临着训练场地小、康复人员严重不足等诸多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阳光中途之家”服务的工作质量。

二是脊髓损伤患者家庭活动障碍突出,出门难,需要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服务。

三是社会上对脊髓损伤伤情认知不够,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宣传和提高建设“阳光中途之家”的力度,用工作成绩争取伤友及其家属的理解和支持。

“阳光中途之家”是残疾人特色康复朝着更加人性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康复模式。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决心以这次南昌现场工作会为契机,进一步在社会宣传、丰富内容、提升管理上进行探索和实践,我们一定按照中残联、中肢协的要求,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注重学习和借鉴其它省市的工作经验,坚持为伤友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努力提高为脊髓损伤伤友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让重庆市九龙坡区的“阳光中途之家”发展之路走得更好更远,让更多的脊髓损伤伤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生活更加充满灿烂的阳光。



  重庆市九龙坡区残疾人联合会

 2014年3月24日




协会章程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肢残人协会

地址:中国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186号 邮编:100034 E-mail:zgzxtg@163.com

电话/传真:010-66580074 网站联系电话:0898-65656769

投稿信箱:zgzxtg@163.com 主席信箱:zgzxtg@163.com

技术支持:海南微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401288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