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肢残人协会网站!

搭建梦想舞台,点亮就业希望 ——河西学院学子与助残基地探索新就业模式

发布时间:2025/7/15 12:24:27    浏览次数:1198

近日,河西学院学子携手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阳光助残志愿服务张掖基地探索残健共融就业帮扶新路径。河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张掖市集善乐业残疾人培训就业基地,以“微光成炬,助残同行”为主题开展交流学习活动。作为高校社会实践帮扶基地共建单位,双方以“残障工作人员+大学生志愿者”为核心模式,共同探索残健共融的实践新路径,用青春力量为残障群体社会融合注入温度。


活动现场,实践团成员分组参与数据标注、移动客服等岗位实践。在数据标注工作区,学子们一边钻研技术规范,一边为基地新入职的残障人士细致讲解操作技巧,“注意数据精度,对,就是这样”的耐心指导声此起彼伏;移动客服岗位上,志愿者们从话术规范到沟通技巧反复打磨,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逐渐熟练应对,深刻体会到“看似基础的工作,对残障群体而言更需超乎寻常的耐心与坚持”。


“从刚来的无所适从,到如今把基地当成家,工作越来越顺手,离不开刘韦评老师和基地的培养。在这里,我对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基地数据标注组员工刘晶晶的话语道出了许多残障工作者的心声。她口中的刘韦评,是该基地党支部书记、2024年度“感动甘肃·陇人骄子”称号获得者。1997年因意外高位截瘫后,他以顽强毅力实现自我突破,2015年创办张掖市韦评残疾人社会工作事务所,通过心理援助、技能培训等服务,已帮助上千名残疾人重拾生活信心。


作为甘肃省残疾人就业服务示范机构,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阳光助残志愿服务张掖基地形成了鲜明的帮扶特色:构建“培训-就业-创业”全链条服务体系,实现从技能习得到职业发展的闭环支持;创新“残障学员+大学生志愿者+专业导师”共育模式,与河西学院等高校共建实践基地,推动资源精准对接;设立“心灵茶室”开展心理辅导与社交活动,助力残障人士突破心理壁垒;搭建数字化就业平台,拓展移动客服、申通快递等多元岗位,以“专业培训+心理建设+社会支持”的综合模式,为西北地区助残就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帮扶不是一时热潮,而是用青年力量铺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实践团队成员表示,此次活动让大家深刻理解到,残障群体需要的不是怜悯,而是平等参与社会的机会与尊重。

据悉,河西学院与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阳光助残志愿服务张掖基地的合作将持续深化,通过常态化实践活动,让更多学子参与到助残事业中,以专业赋能、以热情聚力,共同书写残健共融的温暖篇章。正如基地墙上的标语所言:微光汇聚,便能照亮前路;步履不停,希望之光便永不熄灭。

 

 

协会章程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肢残人协会

地址:中国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186号 邮编:100034 E-mail:zgzxtg@163.com

电话/传真:010-66580074 网站联系电话:0898-65656769

投稿信箱:zgzxtg@163.com 主席信箱:zgzxtg@163.com

技术支持:海南微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401288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952